網頁

2009年3月29日 星期日

【劇場】3D肢體狂想曲《春之祭》

日期:2009年3月28日

地點:國家音樂廳

座位:2樓13排10號 (位置中間偏右。算是相當不錯的位置)

票價:套票價1264元

曲目:

上半場

Debussy 《牧神的午後》前奏曲

Debussy  交響詩《海》



下半場

Stravinsky 《春之祭》



今年台北的春天實在太奇怪,一天下雨一天太陽,每天矛盾的天氣就這樣交換著。不過昨天晚上的表演是座無虛席,兩廳院間還有HINET光世代的活動,冷風颼颼的還是躲在室內好。



這場表演是兩廳院上半年主打「未來之眼、探索無限」的節目之一。只有3/28, 29兩場演出。因為表演型態的關係,三樓以上的座位除了中間幾乎都沒有開放,要放攝影器材。可能因為我參加的是第一場,主導這次表演的藝術家克勞斯‧歐伯梅耶(Klaus Obermaier)也在場,最後還有上場跟大家謝幕。不知道有沒有認錯,好像兩廳院總監陳郁秀也有來,因為坐我前面幾排的一直在換名片。



一直到坐進去音樂廳,我都不知道這次的表演是由國家交響樂團擔綱演出。說實在的,自從簡文彬離開之後,我就再也沒欣賞過NSO的演出。而且上半場完全就是交響樂團的表演,讓我有點傻眼,感覺是去參加演唱會,結果熱場的歌手也唱了半場的感覺。當然不是說不支持我們的國家交響樂團,只是當初買票的時候就是為了科技結合舞蹈而來的。





不知道是不是在場大部分的人都是為了純粹的3D舞蹈而來,上半場的交響詩《海》第一樂章剛落,指揮要下去第二樂章時,就在那麼短暫的一瞬間,我後面幾排的年輕人開始拍手,感覺不是故意的,而是不常聽古典樂演奏,不清楚拍手的時間拿捏。所以可能不只是我沒準備好要聽交響樂團,還有一些人也跟我一樣吧。不過,多年沒聽NSO的演奏,感覺他們順暢很多,在指揮家的領導下也有一定的水準(因為不懂交響樂,就不繼續亂講下去了)。



下半場才是重點。大家先到櫃臺拿3D紙眼鏡。我後來想到,這個紙眼鏡對戴眼鏡的人好像不太方便,但是要做兩個版本的眼鏡又成本太高。戴眼鏡的人就只能把3D眼鏡凹一凹卡在眼鏡上。



舞台的左側仍是交響樂團,右側則是一個黑色的小舞台,舞台前方幾乎每個角度都擺了攝影機,再加上三樓左右兩側架設的攝影機,可以把舞者所有的動作給拍攝下來。觀看3D的螢幕就在樂團頭上,可惜的一點是,螢幕很顯然的太小了。雖然我的座位不至於要仰頭觀看,但是螢幕的太小使觀眾無法盡情的享受3D帶來的樂趣與震撼。



《春之祭》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祭典。作曲家Stravinsky 想像的俄羅斯古老祭祖儀式,一個少女以舞蹈來祭祀春天,挑戰的是當時一個全新的音樂型態,把原始的情慾和刺激、狂熱加入音樂裡面。若要說這場表演是用科技來祭祀也不為過。唯一的女舞者身穿肉色的貼身連身裙,在舞台上極盡所能的探索肢體,用舞蹈祭祀科技。舞者先是用肢體畫出了不規則的形狀,這些形狀透過3D效果在空間裡繞著舞者飛翔。舞者的身體放映在螢幕上,完全被解構又重新架構,手不再是手而是無限延伸的曲線,雙腳的上面不是身體而是鏡射。舞者在舞台上走路的動作,到了螢幕上科技的加工卻變成了跳躍在不同次元的輕盈感。躺在地上朝著鏡頭展現肢體,那伸過來的手透過3D立體科技,好像就在觀眾的眼前。



舞蹈家的一個動作是對於身體的賣弄、肢體的瞭解,看著舞者的舞蹈動作所看到的是單純肢體與肌肉互動的美。但是解構之後的3D視覺效果,變成了科技的炫技與感官的挑戰。



從舞蹈結合科技的確是現代藝術的完美表現。只是在3度空間透過科技技術來編舞和音樂做互動,這方面我倒是沒有注意到。或許是因為這樣的表演太過震撼,一不小心就失神而未注意到音樂了。

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台北】講英文別怕人家笑 有學到比較重要

應邀分享在文化大學進修推廣部學習英文的心得,藉此回顧一下學習英文的方式和歷程。



記得念大學時曾被問到該如何增進英語聽說,我的答案可能讓人噴血:「去看無字幕的慾望城市。」愛看慾望城市的我拿到沒有字幕的原片,為了滿足看影集的慾望,就這樣一知半解的看下去。而當我融入那些情節時,配合演員的肢體動作,沒學過的單字也迎刃而解。



「興趣」是學語言最重要的因素。學習是要找理由的,要用盡心思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小時候四年級我開始學英文奠定了良好基礎。但一直到大學二年級以前,對於用英文溝通這件事我仍是處於「只能聊餐桌上的話題,內心話或要談論政治還真是說出不來」的掙扎。直到加入美國一個蠻有名的英語演說協會Toastmasters,多了很多上台演講和技巧訓練的機會,才「開竅」從此打開英文的話匣子。



離開學校後,學習的時間減少了,使用英文的場合也變少。我開始苦惱自己英文能力該如何維持水準,甚至比以前更好。光靠自修可以在閱讀達到一定水準,可是自修過於被動,常常沒辦法持續太久。這陣子在家待業我上網搜尋如何充實自己準備好下一步。然後在眾多進修推廣部裡,發現文化大學相當具規模且課程多元豐富。不僅常常開設許多企管行銷課程,冷門課程也可以找到,像是以前有過策展人培訓,甚至還有精油按摩教學!剛好配合他們推出半價充電,我立刻報名了時尚採購和商務英文主題討論。



這門課針對中級以上(TOEIC500分以上)的人,主題設定與商業有關。選這門課之前,我先與課程助教討論應該上文法班還是商務英文班,發現這門課最適合「主動學習」的人來參加。



美籍老師Charles每週選定不同主題,並在一週前將教材mail至學員信箱。我已經上過三堂課,第一堂課從IPhone的熱潮談到jailbreaking的違法問題,第二週看到Google王國如何砸大錢激發創意,但又在經濟危機之後資遣萬名員工;上一週我們透過廣播節目,淺顯易懂地瞭解美國次級房貸如何拖垮經濟



談論的話題深入品牌、商業、經濟,這禮拜我們將要討論美國毫無限制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怎麼讓AIG身陷破產。身處台灣的我們,所有媒體焦點都放在政治新聞,缺少機會瞭解外頭發生些什麼事!這也算是一個強迫自己看看外面的機會吧!



參加這個課,你並不能就完全放空自己到課堂聽課。最重要的是要「預習」和「上課討論」。在上過三堂課之後,我的作法是事先將教材預習一次,上網搜尋相關文章,然後先構思上課會討論的方向,準備一下自己的想法。這樣在上課時才不會變成只能聽老師和同學你一言我一語,「講出口的才是你自己的。」在這門課你可以接觸到商業、經濟的知識,同時也可以訓練閱讀、聽說,但重要的是靠自己學習!



感謝教育部的人才加值方案,我又報名了星期二的英文主題討論課程,除了商業更可以接觸到許多面向的生活、社會議題。到時候有什麼有趣的再來分享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