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

【MBA在法國】英國金融時報2011最新MBA排名出爐: HEC Paris蟬聯六年歐洲商校第一

European business school ranking in 2011


1. HEC Paris


2. Insead


3. LBS


4. IESE


5. IMD


Global Rankings MBA 2011


1. LBS


2. U. Penn Wharton


3.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4. Insead


5. Standford


6.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7. IE 


8. IESE


...


18. HEC Paris


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

【MBA在法國】HEC PARIS擠進世界前十大B school

最新出爐的MBA世界排名 HEC PARIS竄上第九名! 這份排名是由世界各地CEO與高階主管投票選出


1. Harvard Univ.


2. Stanford Univ.


3. Yale Univ.


4. Univ. of Cambridge


5. Columbia


6. Northwestern


7. MIT


8. Univ. of Oxford


9. HEC Paris


10. Univ. of Chicago


20iht-SReducEmploy20-graphic-popup-v2.jpg  


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

【留學生愛甲日誌】甜椒洋蔥炒豬肉

睽違已經的新菜單【甜椒洋蔥炒豬肉】


廢話不多說,應該要來碗白飯....本料理是看似簡單,但其實準備之際會很忙的一道假掰料理。


為何假掰? 因為它色彩繽紛而且等下我寫的步驟還會讓你眼花撩亂...各位同學,希望大家先把白飯煮好,這是一道偷飯的料理啊...


IMG_1305.JPG  


材料: 豬肉切塊、甜椒切塊(我喜歡大塊一點這樣炒一炒比較不會爛掉)、洋蔥切條


調料:鹽與醬油、萬用蒜頭


醃料:醬油加水、黑胡椒、假使有辣椒粉就加一下吧、有米酒的話就加一下好了 畢竟歐洲的豬肉都有種騷味...


粉料:隨便來個麵粉任意裹一下粉即可


1. 首先將豬肉洗淨切塊放住醃料,時間約二十分鐘(不需要太久。怕鹹啊。)


2. 醃好後沾一些麵粉,這樣等等吃起來口感比較好


3. 將豬肉煎至七分熟後放在旁邊等一等


4. 另起油鍋將蒜頭爆香,香完之後把甜椒洋蔥一股腦地放進去炒。炒到五分熟之後,將剛剛的豬肉加進去一起炒熟


5. 加一些醬油、鹽、黑胡椒調料。有蠔油也可以加蠔油,反正看你想吃什麼口味


6. 加一點點點水大火收乾即可上桌


 


其實原來的食譜應該挺複雜,粉料還要加地瓜粉什麼的。但我們留學生簡單就好。參考看看囉大家


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暗黑MBA揭密】Soul-searching again?? 我不知道長大要做什麽?

在申請MBA之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Soul-searching,所有申請者都必須好好的回顧過去、思考自己的定位以及職涯發展。Soul-searching是所以MBA申請者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因為經過清楚的思考與決策,才能發展其後的目標設定與essay撰寫。根據這個假設,你大概可以想像所有的MBA學生都是在經過清晰的思考,確認自己的目標後才進入MBA就讀。


答案是否定的。就在昨天我參加的TEC Program(將另文詳述),12位同學都迷惑的表達我不知道畢業後要做什麽? 想做consulting(諮詢公司)還是想在Industrial(產業端)發展?想做Investment banking(投資銀行)可是已經太晚?很多人其實內心都沒有一個定論。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暗黑MBA揭密】職涯中心形同虛設



為什麼說職涯中心形同虛設? 請聽我娓娓道來。許多人詬病MBA的一點是,MBA像是一個職業介紹所而非教育機構。美國許多學校直接將職涯中心稱為Career Placement Center,所謂placement就是將學生放到公司裡。


畢竟每年超過xx萬人進MBA就讀,目標就是MBA後的工作內容與薪資起跳。帶著這樣的想像,原以為學校會提供很多實習與工作機會。但是我錯了。完全性的錯誤。


或許懷有這樣的期望來法國唸MBA是一種無知,記得還在申請之際詢問已經畢業的學長姐,各個要我不要對學校抱太大希望。原來,不是不要抱太大希望而是根本不要抱希望!


在台灣找工作相對容易,只要104上開啟履歷或是打個電話給獵人頭公司,馬上就有工作面試上門。在法國,你要不斷的Networking, networking and networking. 除了建立人際關係(而且還是要有用的人際關係),維持人際關係還要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表現最好的自己。


你知道什麼是電梯演說(elevator speech)?試想,如果在公司的電梯遇到CEO,要在電梯門開啟的15秒之內跟他聊什麼,好讓他對你印象深刻? 這就是電梯演說的來源。也可以適用於第一次會面的情況。心理學說,人對人的印象在初見面的10秒內就會決定,對方可能是你未來夢想工作公司的職員或老闆,你必須在遇見他之前就準備好,讓他記住你。


上次參加學校辦的Consulting boot camp(諮詢訓練營),指導老師是曾是AT Kearneyconsultant,他明確指出,”consulting公司沒有HR沒有招募人員,因為每個consultant都是recruitor”他更一語道破,consultant一看到你,他就立刻開始評估-這個人適不適合我們公司。你沒有第二次的機會,一定要第一次就成功


Networking不是只是party


MBA每個禮拜都有人會舉辦所謂的networking
event。他們可能是校友,或是社團舉辦的活動。參加這類活動必須要有個認知,每個人都是有目的來的,每個人都想認識有用的人脈,並且帶著有用的名片回家。所以參加這類活動,身為學生的我們必須要有很強的networking skill讓這些已經就職的校友願意和我們分享人生經歷。我的觀念是,不要想一次認識很多人(把酒錢賺回來?)而是要有技巧性地選擇你想留下的人脈,然後與他們持續連繫建立長遠關係。雖然很殘酷,但是參加這種社交活動不是來單純閒聊與交朋友的,對台灣人來說,這樣的社交活動特別辛苦。其一是因為你必須踏出舒適圈,看到陌生人主動打招呼,不了解這個人還是要想辦法聊上十分鐘。其二是你必須具備充足自信,台灣人(或著說傳統中國文化,因為據我觀察中國人多半不是這樣)總是伴隨著謙虛的羞赧認識新朋友,但這樣卻會被外國人覺得你扭扭捏捏,甚至對方也會因為不熟悉東方文化而不敢與你親切。其三,一定要想辦法跟對方扯上關係。比方說你會說對方的母語、或是你們曾經去過同樣社團等等。


很多人會發現,在台灣同樣屬於愛交朋友廣結人緣的我們,到這邊來在家鄉的社交技巧幾乎派不上用場。成功的祕訣只有增加社交活動的機會以及練習再練習!




2011年11月8日 星期二

【留學生愛甲日誌】大同電鍋變出滷味

今天來介紹滷味這東西。身處法國的我依然要唱大同電鍋好這首歌。


如果有一天有人問起我,出國你最珍惜的是什麼? 正確答案肯定是大同電鍋無誤。


基本上滷味就是所有不怕爛的東西都可以放進去魯,魯他個兩小時放到冰箱,隔天就變成鼎鼎有名的機車滷味。


版主考古學: 許多人不知道機車滷味由來,其實他就是冰冷滷味,跟一般加熱滷味不同。因販賣者經常以機車代步,並且把滷味放在機車後座賣,故有此名。


2011年11月6日 星期日

【留學生愛甲日誌】大同電鍋變出紅燒牛肉麵

不知為何愈老出國愈容易想家。平常在台灣根本不愛吃牛肉,上週去超市竟然買了牛肉想說可以做到料理中。


 昨晚看到冰在冷凍庫的牛肉再不吃就要壞了,google搜尋看有沒有適合的食譜。 (對,google就是我最愛的動詞)


在此分享一個小秘訣是我個人多年關鍵字搜尋的經驗。

【暗黑MBA揭密】法國、挪威、台灣教學大不同

看到我這麼久沒放文章,大家就知道MBA生活有多沒天沒日..


以下進入正題: 


從小在台灣長大的我,雖然習慣台灣方式的教學法,但是和外國朋友來往加上在挪威的交換學生經驗,自認為相當習慣所謂­”外國文化。來到法國才知道過去認識的外國文化多半來自主流媒體,絕大部分代表的是美國文化,因此來到法國我經歷了許多文化衝擊,接下來會一一跟各位介紹。


首先來談台灣教育制度中的"教授"角色,自從來到法國,我才知道教授在課堂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在台灣,不管是面對大班級或是人數極少的研討課,大多都是由老師主導課程內容,純粹講解知識內容。學生也極少問問題或是主動發言。當然,或許是因為學生大多低頭思故鄉(或是吃便當),老師的責任就變成在課堂上提供知識內容,至於接受不接受,等於是修行在個人。


HEC Paris,一個典型的法國高等學校,老師非常要求課堂互動,不但要互動,你答錯教授問的問題,老師會顯露非常失望的神情。我的一門主修課程Financial Accounting(財務會計),開門見山第一堂課就立下了課堂規範:”上課不能遲到、不准出去、不准問你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當老師開始講話超過一分鐘,只要有同學從門口偷偷溜進來,教授就會全身像洩了氣一樣,大聲抱怨"你們這樣我沒辦法上課,下次我要把門鎖起來,讓遲到的人都不能進來。” 不僅如此,課堂前絕對要求預習,沒有預習的同學被老師問到問題答不出來,老師會立刻毫不留情的翻白眼。 


不准問你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是有來源的。過去我們的認知因為不知道答案所以問問題,想尋求真正答案才開口詢問;但是在法國的文化,問問題是已經知道答案才發問,真正的原因我不知道,或許是法國人很怕被當成笨蛋吧! 也就是說,有些人問問題是為了顯耀自己而不是尋求知識,因此老師為避免浪費大家時間,拒絕回答這類提問。


在挪威則是不同情況。你在課堂上可以稱呼老師的名字(first name),上課也是來去自如。記得我在挪威交換學生的時候,老師開宗明義說,上課你遲到沒關係就進來我不會怎樣,上課上到一半你不想上了離開,我也不會怎樣。在挪威商學院上課的那段日子,沒有一個老師將課堂出席視為期末成績的一部分。甚至有老師說,不好意思下禮拜的課我們要停課,因為我和我老婆要去冬季小木屋度假。還補充一句,你們也應該要去!”


法國教授在課堂上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理所當然,畢竟課堂就是他發揮知識與力量的地方。學生若沒有學好走出去是老師的責任也是羞辱。但或許我們可以試圖了解在法國工作文化中的一些潛規則,不難發現教授這樣至高無上的權力代表的是法國最正統的文化: 階級與地位。在我們人力資源管理(HRM)課堂上提到,法國工作文化相當注重階級,上對下的關係不容破壞,下屬通常習慣聽從上司命令做事,反動的情況屬於少數。至於挪威社會對於階級觀念相當淡薄,從課堂上就可以理解,教授並不認為自己高級多少,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在台灣我則覺得老師很在乎教學評分,因此多多少少無法建立課堂威嚴;甚至隨便講一句就會被媒體拿來大作文章。在法國,大牌的老師無所不在,這也是他們尊敬老師的一種文化。


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MBA在法國】MBA到底在上什麼課

記得我剛與同學見面時,提及大學也是主修企管系的我,被笑說念兩遍企管。真正上課才發現,可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首先來介紹HEC Paris共有四個學期,每學期三個月。第一學期稱為Core I,也就是核心課程第一階段。


這個階段都以入門必修課為主,所以大家都會在一起上課,聚在一起的時光很多。核心課程第二階段Core II從每年1月份開始,也是為期三個月,據說課程比第一學期更緊湊、難度也更高。


再來四月份開始第三學期,以我們秋季班入學學生來說,一部分的人會開始實習、一部分的人去他校交換、一部分的人選擇專業選修(例如:STRATEGY TREK策略課程/LUXURY TREK精品管理等等)


最後一個學期就步入最緊張的階段,也就是找工作,這時候還沒找到工作的同學一面找工作,一面一個星期到學校上個三四堂選修課。16個月的課程就這樣緊密的結束了!


 


核心課程第一階段的課程包含六門課


Financial Accounting & Statement Analysis 財務會計分析


Statistics for Decision 管理統計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人力資源管理


Marketing 行銷管理


Financial Markets 財務市場


Operations Management 作業管理

放眼望去的確都是基礎課程,但是當學生的組成都具備相當工作經驗,回到課堂上,教授的課程都會著重在管理層面與實際問題。


HEC PARIS因為是法國學校,國際學生佔有70%。課堂上教授不但會先講解美國情況(畢竟商學課程以美國為濫觴),同時一定會帶入法國情況與歐洲普遍案例。加上班上有從拉丁美洲、亞洲各國來的學生,還會分享自己國家的經驗。在國際化程度上,歐洲學校的確是比美國MBA佔據許多強大優勢。舉例來說: 今天在會計課上教到財務報表的組成,英文該叫做balanced sheet 或是statement of financial analysis各國就有不同見解。借方該先放現金(與約當現金)或是固定資產,都可以看出一個國家表現財務報表的出發點。


更因為每個學生都有工作經驗,念起書來不像以前大學時往往只想記住基礎理論。研讀個案的時候也可以對應到過去工作經驗,進行反饋。


我想,這就是MBA可以為學生帶來的第一個優點。無論是從自己過往經驗反省,或是從同儕身上吸取各國經驗,都是比書本還要寶貴的學習。


 


p.s 這裡的課本有種洛陽紙貴的高傲,每本課本平均都在60-70歐元。(相當於新台幣2400-2800元) 


因此新興了二手書市場,大部分的課本都可以跟學長姐買到。甚至有些課程不是硬性規定要讀課本,很多時間也就讀老師給的講義就行了。





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MBA在法國】Ice-breaking相見歡

雖然9月1日入學那天,學生會已經在宿舍準備過一次pizza party,但是128人還是沒辦法在一兩天之內認識。


9月第一到第二週是所謂的Orientation Week(迎新週),學校大頭的Welcome Speech(歡迎演說)、Ice-breaking相見歡遊戲、各部門功能與服務的介紹等等。第一天職涯中心(CMC:Career Management Center)除了介紹CMC的功能與服務,還帶我們做一個Ice-breaking的遊戲。


古典哲學認為「言語」是溝通的基礎,假使不能用「言語」傳遞訊息,人們之間該怎麼溝通呢?


從英國來的Kay要我們128人按照年齡(出生年月日)排成一排,前提是不能發出聲音。大家開始拿紙筆的拿紙筆,我則是一把抓住iPhone,打下自己的出生年月日。你就看到128個MBA學生比手畫腳地開始排隊,過了二十分鐘隊伍才亂哄哄(雖然不能發出聲音,但你可以感受到群眾的緊張)的排好。結果發現,班上最老的是1973年出生,最年輕的是1987年生(而且他已婚)。我1982年生站在圈圈中間,算是平均值,由此可見歐洲MBA平均年齡的確較美國學校來的高。


  


學校不用統計數字告訴你班上平均年齡多少,但是經由這樣的活動就能夠立即感受同學年齡與經驗的組合。


 


再來,Kay要我們開始和四周的人聊天,必須找到五樣共同點才能離開找下一個同學。有人可能和你有相同興趣,如:旅遊、運動等,或是喜歡吃相同食物。當你們找到五樣相同點後,再跟一個你從沒聊過天的同學搭訕,並且再找到五個共同點,但其中一點是要跟前一個相同的。透過這個遊戲,很快地可以了解那些同學是你從來沒想過有共同點的,也漸漸發現: 雖然我們國籍、性別、背景不同,卻也可以找出相當多共同點。我很喜歡這種建立在了解不同找到共同的活動,不過二十分鐘,這些與我交談過的人到後來在路上遇見都會親切的喊我名字。


 


  IMG_1060.JPG  


最後,我們被要求和坐同一排同學找到螢幕上16項東西: 一元美金、車鑰匙、捷運車票、法國麵包等等。大家卯足了勁東找西找,我發現美國同學特別熱情,他們總是毫不猶豫挺身說我去!! 


短短半小時的活動其實不但考驗了我們的機智、還有默契和對事物的理解。別忘了法國是個很精分的民族,法國麵包還在裁判的時候引起爭議。我們這群不懂法國文化的國際學生,以為只要外面硬裡面軟的就是法國麵包,誰知道Baguette一定要是棍子麵包,因此好幾隊都因此敗北(包括我們)


Wikipedia對棍子麵包的解釋


法式長棍麵包(法語:baguette,音標為 /baˈɡɛt/)是一種由特殊工藝製作的麵包。baguette的製作根據一條簡單的法國法律規定,是由未經發酵的面製作而成的。通常可以從baguette的長度、酥脆的外皮、以及用來使氣體在面中適膨脹而切割的紋路來辨別baguette,這些紋路最後構成了麵包的白色部分。Baguette的標準直徑大約為5-6厘米,但是麵包本身可以做得長達1米,其最小長度通常認為不能小於80厘米。一個典型的baguette重250克(8.8盎司


相見歡很快結束,到這時我對於CMC的觀感都相當正面,想不到到後來他們令全班同學都相當錯愕。相關故事我將會開闢【MBA揭密】系列來為各位細說從頭...


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MBA在法國】我的學校-HEC Paris

提到HEC Paris (法文發音:阿許 A ㄙㄟ)在法國沒有人不知道: 他是擁有最高榮譽的法國商學院。


在法國,你的HEC畢業證書等於就業保證,其他學校畢業會忌妒HEC畢業的人。你可以稱呼她為法國的台大,或是法國的哈佛,總之就是這個國家的第一學府。不過HEC最有名的是法國教育體制裡有名的Grand Ecole,類似台灣的大學碩士學制而非我就讀的MBA學程。我們MBA在學校裡聲量算小,一棟小小的大樓常常要跟GE借教室。學校資源分配也都是先以GE為主,畢竟那裏才是培育法國重要人才的所在....


 


再來談HEC的MBA。若與美國MBA,甚至和距離不遠的歐洲名校INSEAD相比,HEC的規模算相當小。我們這屆2011 September intake只有招收128人,據說去年那屆招收了180人,不僅宿舍不夠住,排課也出現很大的問題...各位看到了: 法國人多了60個學生(頂多算一個班級吧)就沒辦法處理


不過有夢最美,希望相隨。三年前起HEC就在規劃新大樓落成計畫,雖然說是2011年要完竣,到現在卻只看見灰撲撲的建築物在空地上孤零的站著,也沒看見幾個工人勤奮地蓋出美輪美奐的MBA新大樓。每當我們傻眼於建築工程的緩慢,上屆的學長姐就會兩手一攤說: "你也知道,法國人嘛...!"


 


雖然只有招收128人,但是招收策略卻有些許改變。在第一天副院長的歡迎致詞告訴我們,128人代表37個國家,35%是女性是歷屆最多,非法國籍者有84%,亞洲佔比也比以往招收許多。光是台灣就有七個人,印度人大約三十人,中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等等加起來也有二十個人。從學生招收就可以看出HEC想對亞洲市場招手,雖然HEC在法國與歐洲具有一定知名度,在亞洲名聲卻不響亮。


希望學校在亞洲市場的招募策略,可以讓我們這些亞洲學生在未來就業機會佔據更多優勢..


  IMG_1062.JPG  


再來談分班情況,128人總共分三班。其中有一班是雙語教學,另外兩班是全英語教學。雙語教學就是指一部分法語授課、一部分英語授課,如前所提,因為HEC最大的資源都在GE,也代表著法國師資相對齊全。當我們英語課程的還在鬼混的這個周末,雙語學程已經要開始念一堆個案和文章了。MBA強調團隊合作,因此HEC的教學採取一半個案教學一半老師授課。也就代表小組報告的成績相當重要。記得上上星期,小組分配結果出來的時候,每個人都互相問,"你認識你的組員嗎? 你喜歡她嗎?"幾家歡樂幾家愁,總是有同學抱怨自己被分派到爛組,得要生不如死的過完第一學期。


 


我的組員是美國人、印度人、巴西人,都是非常認真與聰明的同學。感謝老天爺讓我跟他們同組,可以有更多向同儕學習的機會!


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MBA在法國】9月1日上學去

2011.09.01 正式註冊入學


已經在巴黎待了七天的我,早就迫不及待到學校/宿舍安頓生活。


早上我和台灣同學Jenny安排的私人司機11點來把我們接走,驅車前往位於巴黎西南邊近郊的小鎮 Jouy-en-Josas (中文你們就叫他柔伊好了)


假使你好奇一下google "Jouy-en-Josas",第一個出現的是wikipedia的解釋: 


本小鎮位於距巴黎約16公里的西南方近郊,當地是知名學校HEC PARIS的據點。


除此之外,本小鎮面積約10平方公里,居民約有七千多人,但是面積有一半都是森林不能人居。


本鎮失業率奇低,且鎮民平均收入是國民收入的兩倍...




大約了解Jouy-en-Josas之後,不難發現他就是一個非常小的小鎮。基本上你問巴黎人,十個有九個不知道。


當車子下了高速公路交流道,漸漸走進一片森林。我們就知道,這就是以後要生活的地方...


抵達學校後,才發現學校裡面舉辦一個重要會議,幾乎很多法國大公司的總裁以及政要都來開會。


原本寧靜的校園四處都是警察,連後來我爸媽寄來的包裹都疑似被警察打開搜查過,可見這麼偏遠的小鎮,也是會有重要人物來到的...


我們連忙先去宿舍報到,簽訂合約與繳交費用後,領了鑰匙搬進19平方公尺的單人套房。


這樣大的房間在巴黎算是奢侈,班上一些西方人對於房間不滿意,身高不怎樣的我則覺得相當寬敞。


IMG_0161.JPG  


IMG_0162.JPG  


 


簡單放下行李,我們趕緊去MBA大樓進行報到手續。


因為9月1日和2日都可以註冊,所以並沒有出現擁擠人潮。


校務人員親切的引領我們辦理註冊,拿名牌、在IT部門索取上網密碼、辦理銀行開戶、繳交學生會費等等


一切的規畫得相當完美,完全不像法國人的行事風格。不過這第一天的完美感,大概在第二週就完全破碎。


請耐心關注本部落格,我將娓娓道來法國人如何比公務員還要公務員的辦事態度...


 


念MBA的好處就是隨時隨地都有得吃喝


IMG_0155.JPG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網路】Musicovery發現你的專屬電台

記得在好多年前有個Pandora網站,只要輸入你喜歡的歌名,網站就會照你喜歡的曲風播放其他歌曲。


多次訓練(將播放出的歌曲標示喜歡或不喜歡)後,就可以有個自己專屬的電台。


後來當該網站僅限於美國地區播放且開始收費後,就沒有這樣貼心的網站了!


 


前幾天我發現另一個網站Musicovery,功能更多元化更貼近你的個人化


1. 可以依照心情的四個現象 Dark/ Energetic/Calm/ Positive 移動鼠標來選取符合當時心情的音樂


2. 輸入歌手或歌曲,系統會找到相似的曲風類型。也可標示喜歡與否。


3. 可以交叉選擇年代歌曲(從1950之前到2011年),也可選擇曲類(Pop/ Blues/Jazz/Electro/Soundtrack/R&B)


圖片1.jpg  


iPhone也有Free App可以在手機上用網路收聽。


缺點就是免付費的會員收聽的音質蠻差的,習慣聽高音質的可能會無法接受


來逛逛http://musicovery.com/


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

【法國】法國相關討論區與網站整理

這篇要來放法國相關討論區與網站的連結


將不定期更新!


1. 解悶來法國


   台灣在法的留學生主要討論區,內容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http://roc.taiwan.free.fr/bbs/index.php?w=1366&h=659


 


2. 台灣心法國情


台灣媳婦在法國的討論區,也有相當資源可供查詢


http://francotaiwanais.365bbs.tw/


 


3. 背包客棧法國討論區


因這是旅遊大站,常常可以在板上得到最新當地訊息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7./forumdisplay.php?f=113


 


4.BBS 批踢踢 FRANCE版


此版也相當活躍且相對來說單純許多,建議留學生們可以不定期上BBS看看


 


5. 法國在臺協會 http://www.fi-taipei.org/spip.php?rubrique2


 


6. 法國在台教育中心 http://www.taiwan.campusfrance.org/


 


7. 駐法台北代表處 http://www.taiwan.campusfrance.org/


 


8. 駐法台北代表處文化組 http://www.edutaiwan-france.org/


9.台灣法國文化協會 http://www.alliancefrancaise.org.tw/


我就是在這學法文的


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

【法國】法國學生簽,真不是蓋的

雖然我辦過挪威學生簽,但是法國學生簽繁瑣和挑剔的程度,可說是數一數二。不但要上系統填寫相關資料,還要面試並準備一堆文件申請。


在申請學生簽證前,請先問自己:我需要長期簽證嗎?


根據辦理學生簽的法國教育中心(Campus France)網頁上載明


所有預計在法留學超過三個月的非歐洲籍學生(不是來自28個歐洲經濟區國家、安道爾(Andorre)、摩納哥(Monaco)、瑞士(Suisse)、San-Marin及梵蒂岡(Vatican)等國家的學生)需申請長期學生簽證。


因為敝校的program是16個月,因此不必考慮就是要申請長期學生簽。


其實辦理簽證的步驟相當簡單:系統填寫資料→面試→送件→取件。一般來說二至三個工作禮拜可以完成。


對於南部的同學來說,強烈建議將文件備齊,面試當天可以直接送件,免去車程往返的不便。


好,正式來囉。


〔一〕法國教育中心填寫系統


1-1 建立帳號與填寫基本資料:首先在法國教育中心系統內建立一個屬於你自己的帳號,並填入基本資料,如姓名與聯絡方式等。


      詳細步驟請參考本文件的步驟1到4 


      文件名稱:線上填寫範本--如何填寫表格內容


碎碎念:其實法國教育中心和簽證組給的資訊都相當充足。可以說是too much information。因此我這邊是幫大家整理出步驟,省去許多麻煩。


1-2 輸入個人資料:已取得入學許可的學生,請不要看本網頁中的線上填寫範本--如何填寫個人程序(已取得入學許可者),直接從Formulaire Campusfrance填寫。詳細步驟請參考線上填寫範本--如何填寫表格內容的步驟7-16,該文件寫的非常詳細。一步一步跟著他作就對了。


1-3 準備相關文件:向法國學校索取住宿證明、入學許可、獎學金證明(不過現在簽證減免似乎也不適用於一般獎學金,僅適用於法國政府頒發的獎學金)


1-4 填寫系統中的履歷、就學計畫等短文:因我申請MBA的過程已經寫過很多這樣的Essay因此只需要稍微修改再貼上即可。


所有步驟完成後,去電法國教育中心請人員開通繳款權限。(基本上等一個工作天也行!)


〔二〕郵局或銀行臨櫃繳款後,等一個工作天回到系統登記面試時間:記得帶存摺去匯款,因銀行規定現金匯款要收取手續費一百元


〔三〕面試


面試非常的輕鬆簡單,約十分鐘可完成。是由台灣人以中文進行面試。問題大致如下:自我介紹學經歷、赴法求學理由、取得學位後計畫


〔四〕至簽證組繳交申請文件還有有效護照!


文件內容請參考法國在台網站


記得將文件備齊以免要多跑幾趟。另外,11點以前去的話比較沒人不用排隊喔!


〔五〕等待簽證約七個工作天


基本上從申請到拿到簽證約需要兩個星期(不含假日)。我今天拿到簽證是從21 Aug 2011-21 Aug 2012,一年後再續簽即可!


祝大家取簽順利~













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MBA?好吃嗎】我的投資報酬率

念MBA除了WHY MBA之外,還要問自己一個很重要的問題:Can you afford it ?


$$$雖然提到MBA就忍不免想到$這個符號,身為過來人忍不住提起勇氣揭開這個殘酷的事實:你念的起嗎?


讓我們來試算一下




 
以美國M7名校 西北大學 Kellogg為例(舉的例子純粹是我有好感的學校,不要自行帶入些有的沒有唷)












Two-Year (2Y) and MMM Programs


(來源為學校網站,2010-2011 acadamic year)











































Tuition   



$51,495



Room and Board



15,291



Books and Supplies



1,647



Travel



1,266



Personal



3,060



Health Insurance



2,466



Computer Equipment*



1,800



Loan Fees



1,470



Total (First year budget)



$78,495



*first year only



光是學費就要USD$52495 (合台幣約NT$1,493,355) 加上其他預估的生活費,學校粗抓給你的費用是USD$78495 (NT$2,289,405) 而且這還只是第一年的費用!(不包括你要買機票、還有可能申請交換學生等額外費用)


再比一家歐洲的西班牙名校IESE






















































Enroll Year 2011



 



Tuition



70,700 (total programme)



Housing (monthly)



750



Utilities (monthly)



70



Telephone & Internet (monthly)



70



Lunch at IESE (monthly)



160



Groceries (monthly)



180



Insurance (monthly)



80



Transportation (monthly)



80



Sports (monthly)



50



Entertainment (monthly)



250



Estimated Living Expenses



1690*22=20,280



22個月的學費是EUR70,700 (NT$2,969,400),生活費粗估為EUR20,280 (NT$851,760)


掐指一算比美國便宜一點大概383萬可以取得MBA學位。


名校MBA動輒兩三百萬的學費,加上國外生活費,請你一定要仔細衡量:念MBA的投資報酬率是否划算?


回到老問題:我有必要念MBA嗎?我有必要把頭期款拿去念MBA嗎(笑)


當然出國唸書這兩年沒有收入,一定要先準備資金來源。


父母/公司資金贊助


恭喜你,上輩子有燒香有保佑。我認識不少出國唸過書的朋友,都是在父母贊助之下完成學業。


如果可以這樣沒有後顧之憂的出國唸書完成夢想,真的恭喜你!


另一種,通常很多consulting firms會提供預算給員工出去唸書,投資員工。


我目前任職的外商也有這樣的機制,不但負擔全額學費、生活費,就讀期間還會支付薪資。唯一的條件是必須是TOP20的名校,而且要簽5年以上的工作契約給公司。大多數都是case by case,這是我聽說的狀況。


個人積蓄/留學貸款


一般去念MBA大多都有3-5年經驗,應該也有一些存款了。我的過來人經驗是,存的愈多愈好(廢話)


應該說 如果我有料到這一天真的要出國唸書,我應該過去五年內花的少一點,多存點錢。這樣父母的負擔也會少一些,到時候要貸款也不需要貸太多。


1. 教育部的留學貸款在就學期間內是無息的,限制是家庭年收入在145萬以下。能夠貸款的上限也不高,碩士班是合計90萬


2. 學校也有Financial Aids。基本上是跟當地銀行貸款,利率計算就是依照各學校/各銀行。


3. 民間銀行留學貸款。這些銀行打著「出國留學不是夢」的口號,但是利率卻是高的驚人。詳情就自行上網搜尋。


獎學金 scholarship/ Fellowship/ Merit and commitment sholarship


名目很多,總之就是用學費減免來吸引好學生上門(MBA一樣也是在做生意,招生也是算業績的)


根據我不負責任的瞭解,美國大部分的學校都是採取direct scholarship,比如說50% tuition waiver (半獎)或是 100% tuition waiver (全獎) 也就是不需要繳學費,但仍要自行負擔生活費用


歐洲很多學校即便是direct scholarship也只有20- 40%。我要去念的HEC Paris就表明了沒有全獎這種東西。


美國學校因為我沒研究所以不太清楚,但是歐洲學校很多獎學金名目,比方說我在HEC Paris就申請了L'oreal Scholarship和Forte Scholarship以企業或是基金會為名的獎學金。(不過結果還沒出來,如果我有拿到獎學金再來分享!XD)


清楚瞭解自己唸書的資金來源,好好想清楚申請MBA的目的和必要性,是很重要的功課。至於我個人積蓄加上獎學金,剩下來的我老母再看過某銀行彷彿高利貸的貸款規定後,決定以無息貸款借給我剩下的金額。我等下得繼續寫還款計畫..


要拿這筆老母的私房錢,我真是心裡慌慌。也代表沒有後路了。自己的決定要自己負責!


註1:所有費用計算資料來源為該校


註2:美金以29元、歐元以42元換算


【MBA?好吃嗎】WHY MBA?還是MS?

WHY MBA?將是你跟MBA一旦勾搭上最重要的一個問題。WHY?為什麼?你活得好好的,沒事找罪受,幹嘛念MBA?


 


這個問題,請「準備要申請」或是「有申請念頭」的人,仔細思考一番。如果你是屬於頭洗一半的人(=已經繳了代辦費),沒關係,至少要想個理由說服自己。


WHY MBA?大哉問啊大哉問!這個問題我到現在還在問自己。


 


上次去傷咖聚會有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一臉茫然的問說,到底該不該念MBA?是啊!念MBA有比較好嗎?不然念個MS in Management也不錯啊!這其中的差別到底在哪?


記得三年前我大學可愛的學弟,才剛當完兵就突然告訴我:「我要去英國念MBA了」當然我有點不敢置信,他剛畢業剛當完兵沒有工作經驗也可以念MBA嗎?後來才發現他是念所謂的MiM(Ms in Management)。


 


MBA與Ms的第一個差別就是工作經驗


誠如我剛才所舉的例子,幾乎大部分的MS是不強制要求工作經驗的。而MBA全部都會要求工作經驗,一般是兩年以上。你可以上各學校的招生網站看,大部分都有寫出前一年的Class Profile,裡面包含Class Size (總共招收幾人)、Average W/E(平均工作年齡)、Female percentage(女性佔比)、international Percentage(國際學生佔比)、Mean GMAT(GMAT平均值)


舉例來說,NYU Stern是4.7年 英國LBS是5.3年 


英國LBS也提供MiM的課程,特別強調這個Programme是給全職工作經驗低於一年的剛畢業新鮮人( recent graduates with less than one year of relevant, full-time post-graduate work experience)


其他更多如Ms in Finance等,更明顯的就是專門科目的碩士學程,簡單的說就跟台灣的大學設立的金融所、資管所一樣。


你有工作經驗,別人也有工作經驗。


念MBA最大的好處就是你會遇到其他也有工作經驗的同學,進而從中擷取他們的經驗分享與貢獻自己的工作專業。這是第一個的不同。


MBA以轉業(Career Switch)為目的


MS這方面我沒研究,但是從許多念MBA的莘莘學子來看,MBA不斥是一條轉業的康莊大道。


據說MBA的設立就是為了一群不懂管理學的工程師而創辦,因此你在MBA將會遇到形形色色不同背景的人,工程師、金融業、行銷等等。


從工作經驗的要求來看,MS因為不要求工作經驗,也沒有所謂轉業不轉業的問題。許多人念MBA是為了要轉行,當然也不乏是為了在同產業往上到更高位階,替自己的履歷加分。


MBA愛Family business/Enterpreneur


申請的這一年來,我感覺到近來的MBA愈來愈喜歡Family business或是創業導向的申請者,一方面這樣的人替學校的多元化加分,二來Family business等於有工作保障,學校的Career Service不必大費周章幫該生找工作。當然這些是我的感受,不是說你今天目標寫說我要創業就可以拿到M7的入學許可(我沒保證喔拜託)。只是不得不承認,這樣特殊背景的學生比較容易受到招生委員的注意。


MBA將實習列入必要課程


Internship(實習工作)在MBA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塊。大部分MBA學生第一年的冬天和第二年的春天就要開始不斷的面試和尋找實習機會。這也是與Ms一塊很不同的地方:工作工作還是工作。


以上幾點大概可以看出MBA和MS的差異處。因為我沒研究過MS的申請和學長姊分享,不過就我所知,一些MiM的教學法也會採用跟MBA一樣的cast study或是強調teamwork。


以上留待有緣人補充!


【MBA?好吃嗎】開宗明義自序來一篇

"Whether I shall turn out to be the hero of my own life, or whether that station will be held by anybody else, these pages must show. "


  


"無論我將成為我人生中的英雄,或是將由他人主宰我的一生,本書自有交代。"英國作家狄更斯半自傳式小說《塊肉餘生錄》用這句話展開了主角一生的故事。


這句話恰如其分的表達我從畢業出社會、申請MBA,或者到未來的心境。我將用這個網誌仔細記錄從申請準備MBA到MBA唸書,及MBA後工作的情況。是對我自己的書寫,也是對後人的貢獻分享。


只不過我還不知道這篇故事的結局,讓我們一起來發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