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年3月15日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座位:1樓15排11號 (位置中間,想要仔細觀察舞者會有點吃力)
票價:套票價948元
全長90分鐘
劇團:加拿大lemieux.pilon 4d art
編舞及演出:Peter Trosztmer
導演:Michel Lemieux and Victor Pilon
這部《諾曼》(NORMAN)取名取的直接,就是一齣向動畫大師諾曼˙麥克賴倫(NORMAN McLAREN)致敬的表演。劇情描述唯一的舞者Peter Trosztmer化身為一名寫期末報告的大學生,找尋偶像Norman McLaren作品之意義的過程。
場暗之後,手機鈴聲響起,一個穿著帽T牛仔褲的大學生接起電話,然後不知所措的跳上舞台。一下和觀眾對話解釋自己來這裡是為了向動畫大師諾曼致敬,讓更多人瞭解他的生平和作品;一下又跳回自己的情境裡,飾演一名為了找期末報告資料而到加拿大國家電影局的學生。
手機鈴響時我並沒有很注意到,反而是後面的觀眾說:「這該不會是劇情之一吧。」這樣的開場,從觀眾席跳出來的演員對於經常看劇場的人來,的確是個老梗。而且戲劇院範圍過大,後面的觀眾一定沒有留心到這段他們精心安排的開場白。直到這部獨角戲唯一的演員/舞者跳上舞台,和觀眾解釋NORMAN在他心中的地位,然後用大螢幕放映NORMAN的經典實驗電影「閃光電影」,帶出他一路尋找這位動畫大師的劇碼。
台下的觀眾其實比較像再看一部電影,影片、光影投射,記錄影像、舞者台詞的交錯,讓人覺得自己是置身在一個超大電影院,而不像在劇場。場景移到了加拿大國家電影局辦公室,主角為了追尋NORMAN過往的歷史資料來到了這裡,這時候他接起了手上的電話,和朋友(觀眾)說明加拿大電影局以前NORMAN的辦公室已經被清空,但是還有一些資料在儲藏室,現在就等工作人員拿鑰匙來開門。
我非常喜歡場景的安排,在主角等待的過程,朋友給他用手機傳來了一些NORMAN的紀錄影片,我們(觀眾)此時被帶入了主角的異想世界。隨著主角打開一封一封影片,重要人士談論NORMAN的成就、人格特質與作品。那些人的影像栩栩如生的被投影在主角坐的長椅旁邊,好像就從歷史的洪流跳出來和主角對話。
這時候主角又恢復了說明者的角色,和觀眾解釋他從小就是個舞者,一直很喜歡NORMAN的作品,即使在當時大眾並不能很接受這樣的風格,但他深信(同時NORMAN自己也說過),如果NORMAN不是動畫家,一定會是個編舞家。就這樣,NORMAN的著名作品「鄰居」在大螢幕上播放,但我們同時又能看到主角小小的身影和影片互相穿插,好像現實和想像兩者結合在一起。在當時那樣的風格相當前衛,但是過了50年後的今年。NORMAN影片所傳達的意義卻如此貼切如此深入人心。
主角的身份不僅是說明者、大學生,同樣也是一個舞者(他本來就是!)。隨著NORMAN作品中的人物、故事的情節,舞者用肢體回應這些光影的投射,有點像是在玩遊戲一樣。影片中的「鄰居」從電影跳出來,和活生生的主角玩起了椅子的遊戲,稍不注意就分不清楚誰是真人誰是影片。只剩下一些歷史資料的儲藏室被打開了,就好像潘朵拉的寶盒被打開一樣,淘氣的、頑皮的、可愛的人物全都跑了出來和主角對應。。
這齣獨角戲雖然梗很老,但是影像、表演的結合相當完整而豐富,且NORMAN的作品也相當精采,可以說讓人認識了一代大師。不過我一直覺得舞者的呼吸聲和講話聲沒有調整個很好,讓他在靜下來的時候完全就聽到喘氣的聲音。
比較好奇的是,像這種和影像作互動的表演,在表演的時候應該要如何正確掌握時間點?難道是他前面有一台小電視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